編按:一九九三年四月廿七日至廿九日,
,兩岸當局授權的海基會與海協會,
,在新加坡海皇大廈舉行「辜汪會談」,
,在相互尊重、對等原則下,
,辜振甫與汪道涵代表兩岸簽署四項協議,
,為兩岸制度會談開啟新局,兩岸談判也跨出歷史性重要一步。本報今、明兩日推出回顧與展望篇,供讀者參考。
新加坡「辜汪會談」是兩岸分裂分治四十四年後,兩岸正式舉行首次由雙方政府授權的兩會領導人會談,不僅受到全球輿論關注,辜汪簽署的兩會聯繫與會談制度協議、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議,為兩岸人民權益提供有利保障、現已超過兩百五十萬件的兩岸文書查驗證,更對兩岸社會交流提供法制化的基礎。
促成會談 雙方密使最關鍵
九三年辜汪會談得以促成,來自兩岸最高當局的「密使」管道,應是最關鍵的驅動力量。儘管密使檔案仍未解密,但近年披露的相關材料證實,當年,李登輝總統辦公室與中共總書記江澤民辦公室,則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兩岸當局推動辜汪會談,既有藉以鞏固各自領導地位的考量,其實,在當時經濟發展仍無法啟動,中共黨內對經改路線仍有論辯之際,以鄧、江、楊為首的領導班子也期待透過兩岸關係突破,協助大陸帶動經濟發展的能量。
大陸領導人 藉以帶動經改
尤其,鄧小平在九二年初發表《南巡講話》,以至在九二年秋召開攸關經改路線定調的中共十四全會,對中國近廿年來實施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扮演了重要的決策作用。
據李登輝執政期間的核心幕僚強調,上世紀九○年代,兩岸最重要的政策突破就是授權兩會在新加坡舉行「辜汪會談」;本世紀初期的兩岸進程,則以二○○五年國共兩黨舉行的「連胡會談」,對兩岸關係的影響最為深遠。
這位核心幕僚認為,新加坡會談與九八年上海「辜汪會晤」在兩岸互動過程,得以近距離觀察中共對台政策的演進,尤其,上海會晤應是兩岸「政治對話」的經典,台灣對北京要求開展政治對話,實不必過於被動或疑懼。
兩岸破冰 務實面對歧見
辜振甫結束會晤行程,隨後曾在北京會見江澤民,辜根據政府授權,完整闡述台灣民主化與國家主權的變化進程。辜老曾當面建言:「江先生,今後兩岸關係發展要有所突破,大陸方面總要務實地面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據辜老事後回憶,江不但不以為意,還緊握著手說道:「兩岸不要怕有歧見,更重要的是,今後要能坐下來談。汪老已同意接受你的邀請,明年十月赴台訪問啊!」不過,「辜汪台北會談」因《兩國論》出現,最終成為絕響。,
今年來在川普承諾簡化新藥審核流程、鬆綁法規,
,加上財報表現多優於預期等利多訊息提振下,
,生技醫療類股展開反彈行情,
,值得投資人多加留意。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表示,
,在企業營運好轉、產業長線發展題材多元及成長性佳等條件支持下,
,生技醫療產業的後市表現值得期待。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剖析,
,美國平均壽命不及許多已開發國家,
,但每年人均處方藥支出逾1,000美元,是全球最高,外界引關注美國是否為「醫療資源使用不效率」,儘管如此,川普仍拋出促進兒童醫療保健,給予新手父母帶薪休假,同時給予女性更多健康政策上的投資,顯示醫療產業仍是川普經濟政策中不可或缺的一塊。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MSCI醫療保健指數與NBI生技指數目前本益比均低於近五年均值,其中NBI指數本益比更比歷史均值便宜一個標準差以上水準,顯示類股存在價值投資吸引力。受到政治不確定性影響,全球健護基金自2015年第三季以來呈連續資金淨流出,惟基本面、價值面與題材面仍佳,短中期雖待政策面疑慮釐清,未來仍存在資金回流契機。(工商),
周湯豪(左)和大師兄許志安在鳥巢後台相見歡。(太陽娛樂提供)
周湯豪(左)和大師兄許志安在鳥巢後台相見歡。(太陽娛樂提供)
周湯豪加盟太陽娛樂後,
,馬不停蹄擴張演藝版圖,
,是歌手、DJ、也是音樂製作人,
,他在江蘇衛視節目《蓋世英雄》中表現精彩,
,而獲孫楠賞識,
,欽點他參加23日在北京鳥巢舉辦的「飛鳥畢業會-孫楠的交響人生」演唱會,與許志安、譚維維、張江、李玉璽同台演出。他被孫楠介紹出場,除一起合作〈世紀party〉,還帶來個人的DJ秀,只見他手一刷、音樂一下,馬上帶動全場氣氛,台下10萬名歌迷熱情舞動嗨翻天。而他也與孫楠、譚維維及張江一起演出歌曲〈惱人的秋風〉。他首次登上北京最具指標性的舞台,心情興奮,「因為我的舞台是在鳥巢最高的地方,站這麼高面對十萬人表演,可以感受到力量,同時心情很澎湃。」此外,他更驚喜的是和同門大師兄許志安碰面寒暄。他十分欣賞許志安,當許演唱〈上弦月〉時,他還特別跑到台下聆聽。周湯豪北京行從出發、彩排到表演結束返台,不到48小時,因他是24日的金曲演唱會壓軸,昨在NEO STUDIO舉行的金曲演唱會由激膚樂團開場,帶來近40分鐘電子音樂,周湯豪壓軸表演,為演唱會劃下高潮句點。(中時),
因消費者支出成長與出口復甦抵銷政府支出的下滑,
,馬來西亞上季經濟年成長率創下1年來新高。馬來西亞央行周四公布,
,去年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4.5%,
,略高於經濟學家平均預估的年增4.4%,
,並創下1年新高。此外,
,2016年全年GDP成長4.2%,較2015年的5%放緩。受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與全球需求降溫影響,馬來西亞近幾年承受經濟減速的壓力。現在內需已經成為驅動馬來西亞經濟成長的主力,該國央行亦保持低利率水準以支撐消費力道。(時報資訊),
大陸發改委、證監會26日聯合向各級發改委,
,各地證監局、滬深交易所及證券業協會、基金業協會下發《關於推進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專案資產證券化相關工作的通知》,
,希望通過兩部委合作,
,推動PPP在專案融資方式上的創新,
,提高PPP項目對社會資本的吸引力。(旺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