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崛起,
,免費新聞充斥,
,千禧世代不再付費訂閱報紙,
,廣告主也轉向網路,
,報紙廣告營收遽減,
,媒體步入產業寒冬。如何另闢生財之道,
,成為新聞業頭痛的問題。根據基督教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網站報導,
,荷蘭1家成立僅2年的新聞平台新創公司Bendle,獲得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和德國媒體鉅子史普林格公司(Axel Springer)投資3800萬美元,23日在美推出測試版服務,目前用戶上萬人。Bendle匯集「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英國財經雜誌「經濟學人」(Economist)和美國商業雜誌「快速企業」(Fast Company)等20家媒體的新聞,希望讓不想花錢訂閱報紙雜誌的千禧世代,按新聞則數付費,期待為網路崛起後,瀕臨崩潰邊緣的報業,另謀生路。Bendle由2名29歲青年克洛平(Alexander Kloepping) 和布蘭克斯坦(Marten Blankesteijn)於2014年創立,在德國和荷蘭號稱有65萬名用戶,期盼iTunes和Amazon Video模式同樣可套用在新聞業,以無廣告,一站式服務,吸引因傳統媒體訂費和網路註冊程序卻步的年輕人上門。克洛平告訴美國政治新聞機構Politico:「Spotify付費音樂,司空見慣,Netflix付費電影,也稀鬆平常。但我沒有哪個朋友花錢看新聞。」Bendle扮演匯集新聞平台的角色,讀者閱讀想看的新聞才付費,費用從0.09到0.49美元不等(約新台幣2.9元到16元不等)。讀者如不滿意,甚至可以退費。收入則是由Bendle和媒體業者37分帳。新聞業智庫尼曼實驗室(NiemanLab)的李奇特曼(Joseph Lichterman)寫道,這和蘋果Apple Store運作方式類似。「Bendle是某些人多年來盼到最接近iTune的新聞模式」。iTunes模式雖然誘人,但部分觀察家對這套方法是否適用新聞業仍存疑。新聞業傳統營收管道是廣告和訂費,但在網路免費新聞充斥,擋廣告軟體當道下,這2項主要收入銳減。即使是小額收費,新聞內容收費能否拯救新聞業?部份人說,這套行不通。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陶氏奈特創業新聞中心(Tow-Knight Center for Entrepreneurial Journalism)主任賈維士(Jeff Jarvis)說:「我們產製名為內容的產品,然後要人們像買吹風機一樣付錢,這和古騰堡印刷術一樣是老套。」賈維士看好像是收會費的公共媒體、付費活動、付費教育等其他模式。他也指出,古騰堡印刷術誕生後一個半世紀,報紙才問世,所以我們現在處於相當早期的階段。賈維士指出,小額付款現在不是,也從來不會是新聞業的解方。根據尼曼實驗室,Bendle是將本身打造成高品質新聞和原創報導的平台,賣給美國讀者。克洛平告訴尼曼實驗室,他有信心,人們會掏腰包,尤其在付費手續迅速方便後。1050326(中央社),
需求疲軟,
,周二BDI指數續跌;因太平洋航線交易有限,
,拖累海岬型船運運價下滑,
,打壓波羅的海乾散裝綜合指數(BDI)下跌8點,
,跌幅近0.7%,
,終場收作1232點,
,為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跌。海岬型運費指數(BCI)下跌40點,
,跌幅逾1.5%,收盤報2598點,該船型主要四條航線平均運價為每艘17817美元,下跌536美元。而巴拿馬極限型運費指數(BPI)下跌5點,跌幅近0.4%,收作1382點,該船型主要四條航線平均運價為每艘11024美元,下跌39美元;超輕便極限型運費指數(BSI)上漲17點或2%,終場以852點作收,其平均日租金為每艘8913美元,上漲186美元。(商品行情網)(時報資訊),
國民黨立院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江啟臣(中)、立委李彥秀(右)、曾銘宗(左)等人6日舉行記者會,
,會中指出依照過去研究與實務,
,在巴拿馬設立海外子公司基本上有避稅、投資大陸、逃避監督等三種目的,
,到底蔡瀛陽是何目的?應該要出面說明清楚。(陳信翰攝)
兄長蔡瀛陽名列巴拿馬文件的看法,
,蔡英文6日面對媒體詢問,
,揮手未回應。(陳怡誠攝)
前立委邱毅(左)指出,
,讓政治人物的財產異動攤在陽光下,
,擁有起碼的透明度是監督重點。(資料照片,陳信翰攝)
巴拿馬資料曝光多國領袖境外投資洗錢逃稅狀況,該份資料也出現準總統蔡英文二哥蔡瀛陽的名字,雖然蔡瀛陽對外承認這家公司係購買理財型金融商品而設。針對蔡英文家族藉設境外公司涉嫌逃稅,前立委邱毅痛批:蔡英文的五塊貪腐拼圖已經出現。邱毅今天在臉書貼文指出,蔡英文的貪腐拼圖卻越來越清晰了,第一塊拼圖是「蔡家爭產案的高院判決文」,指其父親蔡潔生晩年將家族財產統籌權交給蔡英文,由她製作財產總表,主持財產會議;第二塊拼圖是「炒作重劃區地皮」;第三塊拼圖是「海霸王案」;第四塊拼圖是「宇昌案和浩鼎案」,兩案共同點都在炒作生技新藥;第五塊拼圖則是「巴拿馬洗錢避稅的境外公司」,蔡英文哥哥捲入其中。邱毅分析這五塊拼圖,重疊部分都有蔡英文及其哥哥蔡瀛陽,始終圍繞著炒地炒股、內線交易、權錢交換等貪腐遊戲。(中時電子報),
大陸海軍為維繫海上主權,
,近年海洋軍備呈「井噴式」爆發,
,並針對有「海洋霸主」之稱的美國航母艦隊發起科技挑戰,
,「海洋爆炸螃蟹系統」、「海面低潛飛行器」即將取代潛艇成為頭號航母殺手。
據《紐約時報》報導,
,大陸正在實行一項革命性對抗航母計畫,
,其主角就是「海洋爆炸螃蟹系統」及「海面低潛飛行器」。
智慧型作戰機器
美國五角大廈情報顯示,
,「海洋爆炸螃蟹系統」是一種高度智能化的海底機器作戰系統,
,也是一種很小型可由潛艇裝載的「深海殺手」。在戰爭時,
,可能會藉由潛艇釋放並部署於敵軍航道上,對航母或軍艦實施攻擊。
該項目還有個升級版稱為「超級黃蜂計畫」。在「爆炸螃蟹」的基礎上,研製更為大型的小型智能「爆炸螃蟹」母艦。這種無人爆炸螃蟹母艦,大小與一輛普通小客車相仿,上面載有微型智能無人機群,可對航母甲板上的艦載機群進行毀滅性打擊。
另外一位航母殺手,「海面低潛飛行器」是中國的5大軍事機密之一,可能是中國目前為止研究最成功的尖端軍事武器。
可同時摧毀12目標
其形體有些類似於橄欖球形狀,上下略扁。外殼的上半部分,從頭至尾有個風洞,就像橄欖球立起來,在靠近一側被垂直鑽了一個洞。這是為了懸浮高速飛行而設計的風洞。
內有操作人員5名,裝有12枚飛彈,可同時鎖定摧毀12個目標,海面飛行速度每小時800公里,航程3.5萬浬。
「海面低潛飛行器」可以瞬間低潛深度150~200公尺,及躍出海面40~50公尺做高速低空懸浮,內部裝有多種反偵測系統,能有力規避敵方監測,具高度隱蔽性能。可以自由靠近目前任何一個美國航母戰鬥群4~5浬的範圍以內,對航母群的威懾巨大。據情報估計,2艘飛行器就可以徹底消滅一個美國航母編隊。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
藝人小禎與李進良將離婚,
,原因竟然是李被下桃花降?結婚五年,
,阿良婚後持續把妹偷腥,
,三月又被直擊酒店摟妹一夜三攤,
,夫妻因此分居,
,但阿良未收心,
,又被拍到帶藝人田欣回家。儘管阿良否認逾矩,
,田欣卻被爆買用人頭提煉且有高僧加持的屍油,
,招桃花迷惑阿良;更驚人的是,
,演藝圈還有其他藝人使用屍油招桃花,「屍油藝人」早已是演藝界不能說的祕密。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發言與決策牽動著台灣的經濟、政治與社會面,不過他的夫人張淑芬更了不起,因為她能命令這位科技巨擘,乖乖坐在椅子上聽自己的長篇大論。
張淑芬爆料,曾三次把先生壓在椅子上,無論張忠謀再不耐煩,也得聽完她想說的話。第一次是她要把假日陪伴張忠謀的時間,挪去做公益;第二次是張忠謀重回台積電接掌執行長,卻沒有先告訴她;第三次則是張淑芬吵著要去尼泊爾。更多精采內容詳見今天上市的《時報周刊》。,
打開這本書《口中之心─蔡衍明兩岸旺旺崛起》,
,看蔡衍明如何克服萬難開疆闢土?如何運籌帷幄、決戰千里、統領市場?
暢銷財經作家、《虎與狐》作者張殿文費時五年,
,貼身採訪蔡衍明及家人、員工、經銷商甚至競爭對手上百位;是旺旺集團最真實的發展故事,
,也是品牌經營和台灣企業的教戰經典。
名家推薦》開創?回饋--旺旺的成功故事
◎蕭萬長(前副總統)
一九九○年代開始,
,許多台灣本土企業因為經營成本升高,
,開始轉進到大陸尋求機會。他們,
,無畏陌生環境的挑戰,
,勇於披荊斬棘、開疆闢土,
,並伴隨著大陸的快速崛起而成長茁壯。旺旺集團正是其中的成功典型代表。
旺旺集團的成功,
,彰顯出集團總裁蔡衍明先生非凡的事業成就,也反映出大陸內需市場的無限前景,對照當前許多亟待轉型的大陸台資企業,尤其具有啟示意義。因此,探討旺旺集團如何在兩岸崛起的這本《口中之心──蔡衍明兩岸旺旺崛起》的出版,就顯得格外有意義。經由作者張殿文先生細密的採訪與嚴謹的寫作,讓讀者不僅能一窺蔡總裁成功的獨家祕訣,更重要的是提供旺旺進軍大陸市場的實戰成功經驗,足為其他亟待轉型的台商企業借鏡參考。
旺旺的發展是從與日本合作開始,進而又在中國大陸成長壯大。作為一個經濟老兵,我對旺旺的發展軌跡深有感觸,因為它印證了台灣企業與日本及中國大陸的特殊關係。旺旺的成功也絕非偶然;書中翔實記錄了旺旺的發展歷程,裡頭有許多實戰成功的寶貴經驗,包括在對的時機到對的地方去、選對合作夥伴、建立產品特色及成功的廣告策略、精確掌握未來市場等等。
我認識衍明兄多年,從這本書更認識他的聰明、自信、毅力及遠見,也可以了解他去大陸奮鬥的艱辛及事業的成就,令人佩服。尤其感佩他在大陸事業有成之後,不忘回饋故鄉。二○○八年八月,旺旺響應政府號召回台發行「台灣存託憑證」(TDR),成為新政府上台後,首家返台掛牌的海外台資企業,正是他以實際行動愛台灣的真實寫照。
這幾年,衍明兄把他愛台灣的熱情,投放到媒體事業上,衷心期盼,蔡總裁領軍的旺旺中時傳播事業集團,秉持「享用新聞自由必須同時承擔社會責任」的國際新聞學界堅定共識,為台灣樹立公正客觀、善盡社會責任的媒體典範,以成就其回饋台灣初衷。
名家推薦》值得更深入研究的旺旺經驗
◎司徒達賢(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近來學術界十分關心「研究」與「教學」孰重的議題。我的一貫主張是:這兩者應是一體的兩面,學術研究必須有助於提升教學品質,同時高水準的教學也不只是依據教科書照本宣科、逐句解說而已,而應以持續的研究為基礎,不斷充實教學內容,以配合學生將來實際上的需要;至少在我所熟悉的企業管理領域中應該如此。而這本介紹旺旺集團蔡衍明董事長數十年經營歷程的《口中之心──蔡衍明兩岸旺旺崛起》,正好可以說明此一觀念。
「國際化」是當前許多台灣企業在策略上不得不走的路。西方先進國家的大型企業長期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再加上許多學者的研究,形成了「國際企業」(International Business, IB)這一個學術領域。當台灣企業準備走向國際化時,當然首先會想到如何將外國實際經驗歸納出來的原理、原則轉移給企業界。然而一段時間下來,總覺得實務與理論之間常有隔閡。後來我們才覺悟到:西方國家的國際化,是從「上國」的角度與立場來觀察分析,與我們頗不相同。易言之,這些西方企業在邁向國際化之前,產品品質、品牌形象、技術能力、公司規模等都已相當可觀,加上背後強大的政治與法律力量,遠非我們廠商所能望其項背。西方的學理對國際化過程中的策略、組織,以及與地主國政府及合作夥伴的關係等,都隱約建立在這些前提之上,而這些前提對台灣企業而言,幾乎大多都不存在。
換言之,我們企業的國際化或跨疆界經營,因為條件與情勢的不同,應該與先進國家的思維方式有所區別。而這方面經驗的蒐集、整理、分析、歸納,顯然應該由我們自己的學者,向已經擁有國際化(或跨疆界經營)經驗的台商去請教,並以西方學理的概念、架構以及研究方法,建立屬於我們自己的國際企業理論。
《口中之心》這本書以蔡衍明董事長的發跡與成長為主軸,詳細介紹了他從國外(日本)辛苦取經、吸收技術起家的經驗,也頗為深入地描述了旺旺集團後來在大陸成長與成功的歷程,包括各個發展階段中的策略與環境。
我認為本書最有價值的部分,是對大陸經營環境特色的說明、蔡董事長面對這些環境時的因應方法,以及當時的思維邏輯。例如對消費偏好與消費行為的分析、經銷體系的變化與現狀、當地同業的競爭手法、與政府機關的互動經驗、建立品牌形象的甘苦、在國際籌資與上市時各方利益的整合,以及遍地機會卻又處處暗藏風險的經營環境,本書中都有十分具體而有價值的描述解析。書中以流暢的文字娓娓道來,雖然未能「身歷其境」,但在閱讀時已經極有感受。
坊間常有一些介紹外國企業成敗經驗的書籍,讀來也讓讀者頗有收穫,但畢竟文化、人際關係以及經營環境等方面顯著不同,讓我們所產生的切身感遠不如此書。如果我們能找到更多像旺旺集團這樣有分享意願的企業,可以讓重視本土企業管理研究的學者,更深入地去請教和整理其做法、經驗以及決策時的考量,這些研究成果雖然未必會受到外國學者的重視,但對我們本土企業所產生的效益與貢獻,肯定不低於刊登在世界一流學術期刊上的文章。
名家推薦》媒體資本的前世今生
◎邱立本(《亞洲週刊》總編輯)
蔡衍明是台灣的爭議性人物,但也是不被了解的人物。他在最近的媒體併購案中,被批判為「媒體巨獸」,但恰恰是在漫天的爭論中,他的背景和理念一直鮮為人所知。為何一位從小被父親禁止說國語的小孩、被教導痛恨外省人的台灣人,卻被台獨人士罵他主辦「親中」媒體?為何這位在兩岸以製造米果出名的企業家,卻捲入了媒體事業,並且陷進了爭議的漩渦?
媒體金主的性格,會決定媒體資本的品質。蔡衍明天生的性格就是不信邪,具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在他的生命中,多次被別人看扁,也在最後證明別人看錯了他。他在事業上的決策風格,是否也可以看出他在媒體上的決策風格?
媒體資本的品質,其實決定了媒體的未來。《紐約時報》的控股家族索斯柏格(Sulzbergers),由於有一個遠大和高尚的理想,也凝聚了最優秀的媒體人才,因而不斷茁壯發展,終於成為英語世界媒體的傳奇。
但媒體資本的品質,也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出身於寒門、從底層拚搏而起的新移民普立茲(Joseph Pulitzer),本來是辦八卦媒體《紐約世界報》(New York World),並且被視為「黃色新聞」(Yellow Journalism)的始祖,成為一個爭議不斷的人物,他生前對新聞界的貢獻也是褒貶互見。但他不斷自我提升,在新聞事業上推陳出新,最後他所創立的普立茲獎,更成為美國新聞界專業的標竿。
蔡衍明家族的媒體事業,到底會如何發展,現在還難以定論。但一個成熟的媒體與企業,其實需要不斷與社會互動,也需要讓社會有更多的了解,才能更上層樓。作者張殿文寫的這本企業傳記,其實著重蔡衍明的前半生,對於他開始參與媒體的部分著墨不多,但恰恰是他的企業經驗,讓他的行事風格與價值觀,為他日後處理媒體事業埋下了重要的伏筆。
胡適鼓勵大家寫傳記,追溯人與事的根源,社會才能對自己有更深的認識。而媒體資本的傳記,更是要從它的前世今生說起。因而這本企業傳記就可以讓我們看到,一位台灣之子怎樣在神州大地發現自己生命最璀璨的一面。
蔡衍明衝破了不少台灣本省人對大陸那種恐懼與排斥的局限性,積極推動台灣掌握更多大陸的資訊。他創辦的《旺報》,聚焦在大陸社會的最新發展,開拓了台灣讀者的視野、超越了台灣媒體的盲點,也客觀上消除了民間對大陸的刻板印象。
因而在歷史的長河中,蔡衍明的地位仍待評說。他會成為另一位普立茲嗎?他的媒體品質,會躍升至《紐約時報》的地位嗎?媒體資本的意志,是否可以與媒體理想結合?這一切的疑問,也許都可以在這本傳記中找到答案。,
民進黨議員廖秋萍和民進黨立委劉建國兩人合影。(翻攝自廖秋萍臉書)
李婉鈺說,
,她跟劉建國在一起光明正大,
,已經4年,
,所以不要再扯其他的人。(周刊王資料照)
(21:35更新內文)44歲的新北市前議員李婉鈺po出她和「鬍子男」的床照,
,該男疑為46歲的民進黨立委劉建國。長相酷似日本影星中村獅童的劉建國緋聞不斷,
,和他傳過緋聞的除了李婉鈺,
,還有現任民進黨立委蕭美琴、原住民立委陳瑩,
,現在又傳出疑有第4人!據知情人士說,
,李婉鈺會po床照是為「宣示主權」,起因應是雲林縣民進黨議員廖秋萍和她的父親。李婉鈺晚間回應說,她跟劉建國光明正大,在一起已經4年,所以不要再扯其他的人,不要再扯一些有的沒的。
劉建國回應了:和李婉鈺確實交往過
李婉鈺情史豐富 被爆「玩太兇」情斷張克帆
李婉鈺前幾天po了一篇文,寫著:「別人,我才不管;…的父親,說服了我。阿叔,我真的沒想傷你,是你的女兒不稱頭!」外界解讀指的應是廖秋萍,因為廖秋萍日前和劉建國共組服務處,而廖秋萍的父親、民進黨部主委廖丁賜也曾在競選期間疑擅自合成和劉建國的照片當作文宣,讓李婉鈺相當不滿。39歲的廖秋萍已是人妻,她接受三立訪問時強調,她根本不認識、也不清楚李婉鈺所指的人到底是誰,請大家不要再害人了,並強調根本不認識、也不清楚李婉鈺所指的人是誰。廖秋萍也說,當初照片是取得同意後使用,自己和劉建國都在西螺地區服務民眾,也是「好央甲」團隊,立委和議員共組服務處,目的是為更方便服務民眾,兩人聚焦在服務選民,也都保持距離。李婉鈺傍晚接受《蘋果》專訪時則說:「我根本不知道他們的服務處在一起,早上沒接電話是因為還在睡,劉委員沒有子女,如果有,我怎會不知道。」李婉鈺抱怨說,她po文是對這個事情有個人看法,本是好事,也是美好的事情,被大家東扯西扯,竟還扯上廖秋萍。她還說,一個好好的事被東扯西扯,會讓她和劉建國的感情走得不順利。不過據《壹週刊》報導,一名劉建國身邊的友人透露說,李婉鈺和劉建國兩人早些年的確交往過,後來因李婉鈺在地方一直以劉夫人自居,因此在上次立委選舉前,劉建國就告知李婉鈺兩人緣份已盡,和李婉鈺分手,但李婉鈺為了挽回劉建國,在這一年來使用各種方法,希望可以和劉建國復合,除了時常開車跟蹤他,還時常到劉建國可能出現的地點,但這舉動反而讓劉建國更加反感。李婉鈺在被問到此事時情緒激動,稱她和劉建國4年來從未分手,對這些傳言也全盤否認。(集團連線報導)
劉建國回應了:和李婉鈺確實交往過
李婉鈺網洩親密床照 劉建國:不值得回應
李婉鈺情史豐富 被爆「玩太兇」情斷張克帆,
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年終獎金史無前例的今年領前年獎金,
,台電工會理事長胡國康昨直指,
,受去年四月電價調漲壓力影響,
,一百年度國營事業年終獎金審了三次,
,幕後藏鏡人就是經濟部長施顏祥擔心社會觀感不好,
,無視於台電員工的努力,
,以致於拖到今年一月初行政院才核定。施顏祥回應說,
,工會是自己人,
,他怎麼說都不恰當,至於未來是否能盡快發放年終獎金?施顏祥說,他無法確定。
對胡國康說法,施顏祥說,他不知道工會是怎麼得知這些訊息,但工會成員都是自己人,他不管要說什麼或做什麼都不恰當。但台電提報政策因素有部分項目包括營運管理成本等,審議委員不認同,以致於核發的獎金比台電預估的還要低,經濟部是依照一定的制度進行審核。
未來國營事業年終獎金是否比照往年在隔年六月底前審完發放,以避免發生預支再追回問題?施顏祥說,現在還不能確定。,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說,
,給遠雄的最後通牒,
,將延一週再發出。遠雄企業團發言人楊舜欽認為,
,市府提出7項公安標準適法性有疑慮,
,如堅持把路走死,
,恐仍無商討空間。柯文哲23日表示,
,如果遠雄想繼續蓋大巨蛋,
,就必須符合7項公安標準,
,並依據監察院39項糾正內容修改契約。柯文哲今天下午列席台北市議會市政總質詢,回應民進黨市議員張茂楠質詢時表示,今天上午專案小組有開會,律師認為給遠雄的最後通牒用字遣詞必須小心,都發局也要明確指出復工條件,律師要求把文字修好,他保證下週會發出去。楊舜欽強調,台北市政府只找來3個日本企業退休人員,就宣稱是專業權威人士,讓他們針對遠雄大巨蛋制定7項公安標準;他們既無營建署的認證,也非日本政府官方人士,沒有官方的正式認證,不宜擔任制定法規的角色,更何況是制定只單獨適用遠雄大巨蛋的標準,而不適用於所有公共工程。他指出,不排除提出行政救濟或透過司法訴訟,保障遠雄股東、協力廠商及員工權益。他認為,除了上述7項安全標準,市府先前提到,遠雄須按監察院提出的39項糾正內容修改契約,事實上監察院糾正的對象是台北市政府,並非遠雄,而且39項糾正內容早在民國103年7月監察院已經結案。1050530(中央社),
嘉義市議長蕭淑麗兼任國民黨副秘書長。(廖素慧攝)
嘉義市議長蕭淑麗(前排中)與嘉義市婦聯會參與創世基金會活動。(廖素慧攝)
嘉義市議長蕭淑麗擔任國民黨中央副秘書長,
,地方政壇認為她提早布局問鼎2018嘉義市長寶座。蕭淑麗今天受問表示,
,目前只想扮演好議長角色,
,好好監督市政,
,且強調「市長人選不能黨中央說了算」。蕭淑麗表示,
,當下只想把議長職位做好,
,扮演好議長角色,
,好好監督市政,
,此外,
,建議黨中央對2018年縣市長選舉的人選盡早規劃,及早在地方布局深耕。媒體詢問她,對嘉義市長人選有何看法及規劃?她表示,參選市長的人選要多方協調、布局,最主要能讓嘉義市人的認同、支持,才有勝算,不能中央指派人選、中央說了就算。蕭淑麗與洪秀柱毫無淵源,卻在國民黨主席選舉前,跳出來力挺柱柱姊,蕭家與前嘉義市長黃敏惠形同水火的關係,再浮上檯面。蕭表示,黃敏惠副主席長期受黨栽培,且以「當國民黨捅箍」自期,顯示黃與她都有希望國民黨團結的想法與理念,2人過去是國民大會的同事,2人之間沒有所謂心結或不能化解的心結。蕭淑麗表示,選舉結果沒有「本土與非本土派」的路線之爭,洪主席對副秘書長有功能性及地區性考量,副秘書長有督導的責任區,她當無給職副秘書長,協助洪主席深耕地方,讓國民黨有機會再次重返執政。(中時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