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黨媒《人民日報》10日刊發評論文章,
,批評當前中共黨內稱謂漸趨庸俗化、江湖氣,
,許多人以「老闆」或「大哥」等稱呼,
,代替應有的「同志」稱謂。
文章指出,
,不知從何時起,
,中共黨內互稱「同志」的人越來越少,
,甚至一些脫胎於江湖綠林,
,裹挾著濃厚封建陋習的「老闆」、「總管」、「大哥」等庸俗化的稱呼,
,在某些部門或單位已滲透到黨內。
評論認為,稱謂折射作風,稱謂關乎作風,這種「社會病」的滋生與蔓延,直接導致人們對「同志」這一稱謂的冷落與同志觀念的消減。稱謂日漸染上江湖氣。
文章表示,中共黨內互稱同志,既是規矩又是傳統,很多人越來越喊不出口,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職務低的或資歷淺的,擔心如此稱呼有對上級領導不尊重之嫌;二是職務高的或資歷深的人,為避免下屬對自己的誤解。
文章說,互稱同志,可起到一種增強平等觀念、訓練民主意識的作用。這個稱謂提醒每個黨員,任何人不論職務多高,在黨內與其他黨員都是平等的同志關係,誰也不許淩駕於其他黨員之上;特別是提醒「一把手」,大家都是同志,必須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不能搞個人專斷。
文章還說,中共黨內互稱「同志」是傳統,這個稱謂反映了中共是一個莊嚴的政治組織。
在中共全黨加強黨員幹部作風建設的當下,從稱謂上堅持原則既是加強和改進作風的需要,也是黨內生活的具體體現,「稱謂容不得半點江湖氣」,因為黨內稱謂關乎轉作風。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
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10日晚從北京前往天津,
,宴請參訪的高雄市長陳菊,
,對兩岸關係和城市交流交換意見。陳菊在會談中表示,
,「兩岸的未來不能互相缺席」,
,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正面的交流溝通。這也是繼謝長廷後,
,張志軍會見的第二位民進黨天王。
晚宴結束後,
,陳菊回到下榻飯店受訪說,
,對於張志軍特地從北京到天津、及此行受到國台辦諸多協助安排,
,非常感謝。陳菊說,她和張志軍都同意,兩岸應有更多交流,讓彼此間有更多了解、進而理解。她對張志軍說,「民進黨的發展有其歷史背景和因素,兩岸未來應有多元發展,而不只是和單一政黨討論兩岸事務,這樣看不到台灣社會全貌。」
陳菊建議,「應廣泛和台灣社會接觸,這樣兩岸交流才比較正向。」張志軍點頭表示理解,但沒有回應。
陳菊說,雖然第一次見到張志軍,但從言談可發現,張志軍是嚴謹的人,且十分了解她過去長期從黨外到民進黨的經歷。不過,陳菊說,此行是代表高雄市來天津訪問,不是代表民進黨,因此未和張提及民共交流,也沒提民進黨對兩岸關係看法。
針對這場「陳張會」,大陸《新華社》和高雄市政府,昨晚先後發出新聞稿。《新華社》引張志軍話說,大陸一貫支持兩岸城市交流與合作,歡迎和鼓勵台灣各黨派人士和更多縣市長參與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中來,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正能量。
高雄市府表示,陳菊相信,在兩岸和平發展上,未來不能彼此缺席,而高雄一貫以務實態度與中國大陸交流,她樂見並肯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及兩岸人民密切交流互動。
今年三月「兩會」結束後,張志軍調任國台辦,隨後在福建「海峽論壇」與綠營人士及學者首次接觸;今年6月底謝長廷訪港,與陸社科院台研所合辦研討會後,謝長廷赴深圳見台商,張志軍則飛深圳與謝碰面。
根據當時《新華社》發稿,張志軍說法與此次見陳菊雷同。但見謝長廷時,張志軍談到,只要認同和維護「一中」框架,贊成和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陸都願同他們進行對交流。這次,張則首次談到「兩岸關係發展的正能量」。
此外,陳菊證實,她2009年訪問北京時,並未見到當時的國台辦主任王毅。因此,張志軍成為陳菊訪陸以來,見到層級最高的大陸涉台官員。
(相關新聞刊A12),
李東學在《後宮甄嬛傳》飾演果郡王一炮而紅,
,他5月來台拍新片《大囍臨門》(暫名),
,豬哥亮演他的準岳父,
,和他的父親大鬥法,
,他久仰豬大名,
,要為豬學台語,
,《甄嬛傳》至今仍重播,
,他卻因太忙,
,至今沒完整看過,
,笑說:「以前不看自己的戲,是看不下去,覺得演得爛,現在是太忙,都跳著看。」
他演而優則唱,將發行EP,23日來台拍新歌〈恨幸福來過〉MV,方文山導演。他說,去年方邀他演出《聽見下雨的聲音》,寫了一首詞當回饋,好友林俊傑譜曲,所以誕生了這首歌曲,他初啼試聲,唯命是從,謙虛地說:「在音樂上,我沒有發言權。」
他昨和Weather Girls(天氣女孩)團員Yumi扮戀人,回想曾幫任賢齊拍MV的情景,沒想過會有自己的MV,一早開工拍到凌晨,此行每天被操,瘦了5公斤。他也因太忙,沒有時間談戀愛,單身3年,他2011年曾和葉璇傳緋聞,他說:「人生如戲,但戲不是人生,我不會假戲真做。」否認緋聞。,
以藍寅倫為例,
,本季他以新人之姿站穩猿隊外野位置,
,打擊率高達3成39,
,還有20次盜壘,
,上一軍起碼月薪就增加。拿下新人王頭銜與總冠軍賽優異表現,
,明年月薪若是突破12萬元以上,
,也不讓人意外;張詠漢今年改名後出賽86場,
,打擊率2成93,還敲出生涯首轟,表現是否獲加薪肯定,值得觀察。此外,胡金龍有機會挑戰破「50萬」月薪,他前年返台加盟中職,與義大犀牛簽下2年合約,第一年月薪38萬元,第二年因達到出賽80場的條件,今年月薪調至45萬,以全年162支安打、打擊率3成5拿下雙冠王,加薪機會很高。目前胡金龍人在澳洲,義大領隊謝秉育表示:「他的狀況比較特殊,要等見面後再談。」雖不直接回應,但已讓人嗅到「錢鬥」的味道。,
日經新聞報導,
,成立1年半的日本顯示器公司(JDI),
,是由日立、東芝和索尼這3家日本電子業大廠各自分割旗下液晶面板部門合併而成,
,由於捨棄母公司包袱走出自己的路,
,得以較原定計劃提前2年上市。
JDI計劃本年度(明年3月底止)結束前,
,赴東京證交所掛牌上市。JDI在2012年4月成立,
,是全球最大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商。
具政府背景的產業革新機構(INCJ)擁有JDI公司70%股權,
,三巨頭各擁有10%。INCJ任命大塚周一為JDI社長,
,他原為爾必達營運長,與三巨頭沒關連,因此經營上沒有過去包袱。
日本電子業這種分割後合併的案件不乏先例,但成績不佳,例如有爾必達聲請破產,與瑞薩持續虧損等失敗案例。因為如此,外界質疑JDI能否解決像合併後派系上的人事鬥爭等問題。
JDI從前車之鑑吸取教訓,刻意與三巨頭等母公司保持距離,把決策過程簡化至只由2名內部主管負責。
JDI還致力於在小尺寸面板市場裡,減少對蘋果與三星電子這兩家最重要客戶的依賴。
JDI在千葉縣茂原市主要工廠6月開始營運,較原定計劃提前半年。該廠是透過INCJ提供的資金,收購Panasonic生產設施。把原先生產液晶電視面板的廠房,轉為生產供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使用的較小尺寸面板。
獲得中國手機業者華為、中興訂單,是促使JDI加快讓該廠運作的誘因之一。JDI估計本年度銷售額,約15%來自中國客戶。
有手機業者指出,由於JDI運作對需求趨勢轉變具有彈性,因此被大部份智慧手機業者選為優先的供應商。,
世代居住石碇山區的張先生一家,
,在當地開設礦泉水工廠至今逾卅年,
,但因祖輩在光復後未進行土地登記,
,民國八十年時,
,所有土地被收歸國有,
,管轄單位羅東林管處今日將強制拆除地上物,
,讓張先生不知該何去何從。
張先生表示,
,家族自祖輩以來,就一直住在石碇區下橫坪山區逾百年,世代務農。民國六十六年間,家族在此成立「天一品實業公司」並在當地設立礦泉水工廠至今。
設立工廠時,張家才得知該片土地一直沒去登記,屬於無主林地,但因有關單位照樣核准工廠設立,營業執照等相關文件也准予核發,符合《山坡地經營條例》,家人當時並未多想。
直到八十年,該片土地因辦理所有權第一次登記,才被登記在國有財產局名下,交由羅東林管處管理,由於當時張家未表示意見,林管處近年來開始向張家索地。
九十八年間,高等法院判決確定,張家需拆屋還地;多年來,張先生向監察院、各級民意代表陳情,但都沒有下文。
林管處今天將到現場強制拆除工廠,張先生表示,自家土地一夕間變國有已經夠慘,現連工廠都要化為烏有,政府當年允許工廠設立,如今至少也該允許他承租該片土地,讓工廠繼續經營下去,否則會破產淪落街頭。
張先生指出,這間工廠是家族幾代人努力下的結晶,卅餘年來至少已投入四、五億元,為了這件案子,工廠已停止營運好一段時間,現在已負債上億元,林管處不僅要拆屋,還要他支付不當得利及工程費近一千萬元,他現已不知該如何是好。
張先生說,日前他已向法院提出再審異議,但林務局卻說「先拆再說,若你最後告得贏,再請求國賠就好」,讓他傻眼。
還有一對正在就學的兒女要養,張先生雖已做好破產的打算,但他還盼記者「可不可以不要寫全名,這樣跑路比較安全」,無奈之情溢於言表。,
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第3季,
,日前播出台灣補教界國文老師邱德連闖6關,
,打敗了大陸警察崔向陽成為擂主,
,這也是繼第2季台大詩詞男神張仲宇、孔繁錦醫生與師大國文系梁道萍之後,
,再次為台灣爭光。45歲的邱德,
,師範大學畢業,
,中山大學碩士,
,綽號「哆啦A夢老師」,
,他是軍人子弟,老爸是上校,從小對他管教嚴格,只要背不出詩句就會處罰他,連籐條都打斷,還關進書房。他在書房中發現哆啦A夢公仔,希望老爸能夠送給他。老爸怕他玩物喪志,要求他考上第一志願就送給他,這個公仔成為他讀書的動力,珍藏了30年。他從小博覽群書,從唐詩到四書五經等,打下深厚的國文基礎,「我老爸88歲了,以前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所以希望我能多念點書,他看到我在《好詩詞》的表現很感動,還說『答得好,兔崽子真有本事』。」他參賽是製作單位在臉書發現他,經過一連串的訓練通過,他在節目中引經據典說故事,博得滿堂采,目前他已準備半準決賽,每天背詩詞,信心滿滿。,
中國大陸知名作家劉震雲小說「溫故1942」講述河南在1942年鬧饑荒造成300萬人死亡的歷史事件,
,導演馮小剛拍成電影;大陸網友則熱議這部電影,
,也反思1962年大躍進時的大饑荒。
「溫故1942」2011年10月開拍,
,由馮小剛執導、劉震雲擔任編劇,
,今年11月首映。
紐約時報中文網今天刊出劉震雲文章,
,說明為何拿1942年河南省饑荒為小說題材,
,因為劉震雲身為河南農民後代,
,反思自己為何對這場饑荒一無所知。
劉震雲文章說,
,他母親經歷過1942年饑荒,
,當問到1942年餓死人的狀況時?他母親回應:「餓死人的年頭多得很,你到底說的是哪一年?」
根據劉震雲說法,中國大半部在1942年遭到日本佔領,眼看河南鬧饑荒,國民黨軍隊卻悄悄退出河南,而日本軍隊也沒有全盤佔領河南,讓河南成為「真空狀態」,加劇饑荒嚴重性。
劉震雲說,因為很多人忘記這段歷史,「為了忘卻的紀念、溫故之後的記住」,有了小說「溫故1942」,接著才有電影。
同樣是被遺忘的歷史,大陸網友討論更多的是,中國共產黨前領導人毛澤東「大躍進」政策下的大饑荒,當時是1958年到1962年期間,有研究指出那幾年中國因饑荒餓死3000萬人。
不過中共官方史料卻稱為「3年困難時期」,至今仍不承認是人為因素所導致的大饑荒。
網友「給世界De情書」在新浪微博說:「如果某黨能正視自己的錯誤就算大進步了。」網友「四川敬哥哥」則說:「無數事實證明我們當年上的歷史課不是真正的歷史課。」
「南寧林朝陽」表示:「誰來拍1962?」
網友「聞濤拍了岸」則認為:「1942早晚會被影射到1962,讓人思考這敏感朝代的被遺忘事。」1011201
,
自宜蘭復興工專畢業後,
,廖大慶曾短暫在台北工作一年多,
,其餘時間都住在南方澳。早年開設宜蘭第一家通訊行,
,經歷了電話從轉盤變成按鍵的時代,
,中年後轉換跑道從事文史工作。
在前縣長游錫堃賞識下,
,廖大慶曾出任宜蘭縣觀光協會總幹事,
,協助舉行童玩藝術節、鯖魚祭等系列活動。2004年,
,三剛鐵工廠面臨關門命運,
,他因此轉行走入文史工作。
廖大慶回憶,
,就讀頭城復興工專時,有一次學校期末考,睡晚了,趕不上火車,以公共電話打回家,父親從睡夢中被吵醒,來不及洗臉就騎著老爺機車趕來火車站。他說,「那時自己像是溺水的人,看到了救生圈。」
「當天父親載著我,沿著鐵路旁省道追趕火車,他身上傳來一股汗酸與油汙味,這是我第一次如此接近父親。」當時,他想起父親這些年來,為了家計總是加班到深夜,突然間,那股奇怪的味道變得親切、可敬。
廖大慶說,後來追上了火車,父親在宜蘭站放他下車後離去。望著父親的背影,他發現,父親一早急著出門,把上衣穿反了,心頭湧出一份感激與歉意。當天,他在宜蘭站買了火車票,如今成為他最珍藏的車票。2年後,父親因工作意外驟逝。
基於對父親的懷念,廖大慶把三剛鐵工廠文物館經營得有聲有色。這些年來,他特別感謝妻子張玉蘭全力支持,尤其開發出珊瑚草加山泉水熬煮的「海燕窩」,頗受歡迎,如今成為南方澳海產街店家競相推廣的產品,也為文物館增加不少收入,讓他可以安心做文史工作。,
★台灣網球3詹昨天4戰盡墨,
,詹詠然在深圳女網賽單打以6比3、3比6、0比6不敵羅馬尼亞的妮可列絲庫,
,無緣8強,
,稍後與斯洛伐克胡薩洛娃搭檔,
,則在雙打8強直落2輸球,
,結束這趟中國之旅。 詹皓晴在布里斯本搭配美國的胡珀,
,以兩個4比6止步女雙8強。老將詹謹瑋與中國的徐一璠在紐西蘭奧克蘭攜手,
,則以1比6、5比7敗給美德對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