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長林奏延今日表示,
,昨已兩度與國防部長馮世寬熱線,
,雙方有同識「部會間要多溝通」,
,決定提高溝通層級由次長出馬,
,雙方坐下來考慮能創造多贏的解決辦法。至於史上最高的愛滋歧視罰單到底還開不開?林奏延則語帶保留的表示「再溝通。」國防大學在一次健康檢查中,
,意外得知阿立(化名)是愛滋病患,
,最後在阿立畢業前,
,被學校以態度不佳、頂撞師長等理由,連續記過導致操行成績不佳被退學,之後疾管署認定國防大學歧視事實明確,要求予以復學,但卻遭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敗訴,疾管署則槓上國防大學,三度抗告。這起事件,甚至驚動聯合國愛滋病組織主動來函關切,疾管署甚至宣布不排除對國防大學開罰100萬,一旦罰單成立,將是國內首度針對就學歧視開罰,也會是公家機關挨罰首例,金額更寫下最高紀錄。林奏延強調,他昨兩度與馮世寬熱線,雙方都有共識部會間要多溝通,衛福部與國防部都會將拉高層級,由次長出馬與國防部溝通。林奏延說,疾管署簽上來的罰單他還沒看到,一切結果待部會溝通結果再決定,他強調,隨著治療進步,愛滋與由血液、體液傳染的B肝一樣,已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毒性感染疾病,存活期與常人無異,國人觀念要改變,多為這名小孩子前程著想。(中時),
一名60歲男性常覺得注意力不集中,
,加上經常消化不良,
,但一直不以為意,
,直到日前健檢不僅發現他有嚴重貧血,
,一照胃鏡發現胃壁上的皺摺幾乎消失,
,確診萎縮性胃炎。收治患者的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
,「萎縮性胃炎」並不是胃整個萎縮變小,
,而是因胃部發炎,
,使得胃壁表面粘膜分泌腺變薄、受損,皺摺變少甚至消失,不只會影響消化功能,還會使維他命B12吸收不足,間接影響造血、神經系統。康本初說,萎縮性胃炎好發於50歲以上民眾,高達8成因感染幽門桿菌,另2成則是自體免疫系統出問題,其症狀包括貧血、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但因症狀不易聯想到胃部,不易察覺,很多患者都是做健康檢查或因其他胃部疾病就醫才發現。全台近400萬人感染幽門桿菌,康本初指出,若置之不理,其中1成患者恐惡化成萎縮性胃炎,胃部長期處在發炎情況下,還可能引發胃癌,不可不慎。康本初說,幽門桿菌最常見是透過唾液傳播,因此公筷母匙習慣相當重要,他提醒,胃部受損都是不可逆的,呼籲民眾少碰菸酒、高鹽飲食,以免讓萎縮性胃炎症狀惡化更快。1060223(中央社),
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目前正進行第二階段甄試,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表示,
,今天將寄發就讀志願序通行碼通知單,
,錄取生應於5月3日至5月4日上網登記志願序。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表示,
,105學年「離島地區及原住民籍高級中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升學國(市)立師範及教育大學聯合保送甄試」錄取生、「原住民及離島地區醫事人員養成計畫公費生甄試」錄取生和「個人申請」錄取生都必須在登記期間內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目前各大學正進行個人申請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
,各校預計陸續於4月28日前公告錄取名單。甄選委員會表示,
,今天寄發網路登記就讀志願序通行碼通知單,
,個別報名考生,
,將寄送至考生通訊地址,
,集體報名考生,由學校轉發所屬考生。甄選委員會提醒,個人申請錄取考生、師資保送甄試錄取生及醫事人員養成計畫錄取生(含正、備取生)應於5月3日至5月4日每日上午8時起至晚間10時止到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網站(https://www.caac.ccu.edu.tw/)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接受統一分發。1050413(中央社),
國家認同是跟誰同屬生命共同體、是「我、友、敵」三方如何定義的問題,
,也是最根本的大是大非、最重要的實質正義。此所以英美等國規定歸化的公民,
,必須宣誓效忠其國家,
,我國亦規定歸化者必須放棄原來國籍。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
,其存立基礎便是全民共通的國家認同。如果國家認同錯亂,
,憲法就不會被尊重,
,甚至被根據憲法宣誓就職的扁總統詆毀為「烏魯木齊」。此後任何程序正義都無法化解衝突,
,民主也將淪為另一形式的內戰。可見國家認同絕不只是言論自由問題,反而是使言論自由不致流於無止盡黨同伐異的先決條件。此所以現代國家都必藉著國民義務教育,培養、強化國民的國家認同。而《中華民國憲法》及《增修條文》不但規定「固有疆域」、「一國兩區」和「統一」目標,更規定「教育文化應發展國民之民族精神」。《國民教育法》亦隨之規定「課程應以民族精神教育…為中心」。此處之「民族」當然是中華民族,而不是(非中國人的)「台灣民族」。可嘆馬政府從來不敢堂堂正正地維護最根本的實質正義─國家認同和憲法正當性。每遇抗爭,就只躲在自認合法的程序背後,避開真正的爭議焦點。後果是:不但各項政策逐一失守,國家和憲法的尊嚴亦流失殆盡。行憲以來,歷任總統都依據憲法,在就職時宣誓要遵守憲法、保衛國家。但貪腐的扁帶頭汙辱憲法和國家,庸懦的馬則帶著憲法和國家一起受辱。等明年蔡英文果真宣誓就職時,她心目中的「中華民國」還剩下什麼?(石佳音為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林金源為淡江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新北:土城永豐路民眾居住30多年的房子,
,在不知情下被城鄉局畫作公園用地,
,使用權狀成為一半住宅一半公園用地,
,未來恐面臨被迫拆除命運,
,為此市議員林銘仁今日上午10時將陪同10多位民眾,
,在永豐路現場抗議城鄉局作法不當。,
,,
隨著網路的發達,
,資訊的流通無遠弗屆,
,但也因此,
,往往一個資訊錯了就一發不可收拾,
,因為幾已傳到世界每個角落。像是網路上就一直流傳著一張女星應采兒和媽媽的合照,
,該照片中,
,應媽媽看來年輕到不可思議,
,但其實,
,她是曾出過唱片,
,現在轉往金融圈工作的蔡安蕎。
事實上,應采兒已經澄清過許多次,該合照的女子不是她媽媽,但因為網路力量實在太強大,就算她澄清了,該張照片還是不斷被路轉載,使得這個誤會也一直存在。
蔡安蕎是香港人,當年以歌手出道,也來過台灣出片,並和陳小春合唱,她還拍過電視劇及電影,其32C的好身材加上陽光形象,曾吸引不少男粉絲,可惜一直沒能大紅,於是在2004年漸漸從娛樂圈退出,到澳洲讀書。
2006年,蔡安蕎改名為蔡依韻,並以證券公司副總裁的身分幫不少刊物撰寫財經文章,儼然已成了金融業女強人。,
三峽在地文史工作者串連成立「三峽文資守護聯盟」,
,17日在祖師廟前舉辦誓師大會,
,要求公所立即復原老街地磚原貌,
,修正錯誤。(葉德正攝)
三峽老街別具特色的石板路、鑄鐵磚,
,日前遭公所無預警刨除改鋪柏油,
,引發反彈,
,三峽在地文史工作者串連成立「三峽文資守護聯盟」,
,17日在祖師廟前舉辦誓師大會,
,提出四大訴求,
,要求立刻恢復該路段原貌,讓文化保存與安全並重。今下午包括三峽在地青年、社區人士、文史團隊、社區營造單位等,都齊聚三峽祖師廟埕,除採街頭短講形式闡述三峽歷史,更高喊「街景復舊,安全並重」、「修正錯誤,公佈決策」、「重劃範圍,老街新生」、「落實法規,重視維護」4大訴求。三峽區長陳健民金也到場參與活動,他表示,會以公民參與形式尋求解決之道,一定會兼顧文化保存與民眾安全,被問到有沒有時間表,他說,今年7月有老街百年慶,他們會盡速解決,讓雙方都滿意。(中時即時),
周一早盤陸股震盪走高,
,滬指衝關3100點,
,逼近8月高點。午後開盤,
,滬指漲勢有所收斂,
,整體在高位維持震盪盤整。盤面上,
,各大板塊全線飄紅,
,僅少數板塊飄綠。其中,
,次新股、煤炭、水泥行業、水利建設、券商、債轉股等板塊領漲;陶瓷行業、智能居家、安防服務板塊跌幅較大。收盤,
,滬指報3128.25點,漲1.21%,成交額2503.5億元,創逾兩月新高;深成指報10842.64點,漲0.87%,成交額3135.2億元;創業板報2200.8點,漲0.91%,成交額833.5億元。(時報資訊),
Apple Pay能否順利登台引發各界關注,
,金管會邀集相關部會及業者,
,討論是否應規定由境內機構擔任代碼服務商(TSP)。銀行局副局長呂蕙容表示,
,與會者對於選擇境內或境外機構擔任TSP各有論述,
,未有具體結論,
,預計在匯合各方意見進行分析後,
,將於520前提交行政院做裁示。為保護在信用卡行動支付過程的資料安全,
,需將真實資料化為虛擬代碼,
,使相關交易資料即使遭擷取,也只能取得無法辨識的亂碼,提升行動支付過程中的安全性,而上述過程必須透過代碼服務商(Token Service Provider, TSP)提供相關服務。金管會針對是否應規定由國內機構擔任代碼服務商(TSP),昨日邀集財政部、央行、銀行公會、聯卡中心、財金公司等機構,國際組織VISA、MasterCard及主要發卡銀行,聯合、群信、台灣行動支付等業者出席,蘋果、三星、宏達電等手機業者及Google亦受邀出席。呂蕙容表示,會議主要針對由境內及境外機構擔任TSP,可能產生的相關問題,以及發展行動支付的效益進行討論。與會者看法分為兩派,一派認為應由國內業者擔任,另一派則認為應採彈性措施,由發卡業者自行選擇由境內或境外機構擔任TSP,不需硬性規定。呂蕙容指出,贊成應由境內機構擔任TSP者認為,若由境外機構擔任TSP,因系統位於國外,可能有個資外洩、被不當使用的風險。而遇到斷線或系統異常狀況時,會影響消費交易順暢度,面對消費爭議的處理亦有時效問題。上述與會者認為,若開放Apple Pay可與境外TSP合作,會產生蝴蝶效應,往後其他國際品牌來台可能比照此模式,讓境內TSP業者無法扮演相關角色。由於9成信用卡交易均在國內,由境內業者擔任TSP,在交易安全性、服務不中斷、實質保護我國消費者有所優勢,且可鼓勵國內業者發展專屬於本地的行動支付技術。至於另一派則建議應由發卡機構依據業務政策,自行決定要與境內或境外機構擔任TSP。主要理由在於全球各國多採開放角度,且各發卡機構在技術、資訊、經營政策、業務規模、成本都不同,應由其針對資料安全、交易穩定性、作業成本、時效等層面自行評估。上述與會者認為,目前幾個國際品牌均已跟國際組織介接,並經過認證可使用TSP,在推動上時程最快。若要求由境內機構擔任TSP,尚須經過國際晶片卡組織(EMVCo)認證,並配合國際機構的時程規畫,推動時程會會有所延後。因此,認為應有較多選擇性和競爭,才能發展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支付方案。呂蕙容指出,出席的蘋果代表對此表示持開放態度,跟境內、境外機構合作均可。不過,由於集團多與VISA等國際機構合作,若規定需由境內機構提供TSP,在考量時程及集團資源配置,登台時程可能延後,三星、宏達電、Google及銀行亦多傾向可彈性選擇觀點。至於出席的央行及財政部所持看法,呂蕙容指出,央行並未多表達意見,財政部則認為即使由境外機構擔任TSP,也不會有課不到稅的問題。由於此議題涉及層面較廣,可能涉及其他部會,金管會將匯合各方意見進行分析後提出建議,並將於520前提交行政院做裁示。(時報資訊),
數位貨幣取代紙鈔指日可待。(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貨幣,
,一個能夠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歷史上每一次貨幣形式的變化,
,都為交易、支付和流通提供了更多便利。目前全球各主要經濟體都已將數字貨幣(編按:數位貨幣)和區塊鏈系統的研發、測試提上日程。中國作為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
,能否最先告別「印鈔」為各界期待。
共享單車重演Uber、滴滴之戰
游資凶悍籌碼大換手 A股短炒風再起
「央行-銀行」二元模式中國央行(編按:中國人民銀行)正在為數字貨幣的推行做積極準備,
,這是前不久的一則招聘信息所釋放的信號。 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印製科學研究所計劃招聘6名專業人士進行數字貨幣研發工作。對應的6個崗位中,
,5個崗位主要從事數字貨幣及相關底層平台的軟硬件系統的架構設計和開發工作,
,1個崗位主要研究數字貨幣中所使用的關鍵密碼技術,
,對稱、非對稱密碼算法、認證和加密等。這意味著在經過前期的調研和討論後,
,數字貨幣已經進入到具體推進和落實階段。作為央行的直屬單位,印製科學研究所是鈔票印製專業科研單位,其所負責的是如何具體實現鈔票的發行和印製,以及防偽工作。在貨幣發行中,這是最後一個環節,完成了這個步驟,紙幣就將進入流通領域。業界的一個大膽推測是,現存的第五套人民幣將成為最後一套紙幣。作為各國本位幣最廣泛的實現形式,眼下紙幣更多是以電子形態呈現。從銀行卡到網銀,再到支付寶、微信等電子支付,在越來越多的支付場景中,已經難覓紙幣踪影。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支付方式的創新令流通中的紙幣佔比持續下降,據黃金錢包首席研究員肖磊的統計,自2000年以來,中國的貨幣發行量(M2)從13萬億上升到了目前的150萬億,但流通中的現鈔(M0)佔比則越來越低,2000年M0佔M2的比例是13%,目前M0佔M2的比例僅為4%。加之成本和安全性的考慮,業界認為紙幣被新技術、新產品所取代是大勢所趨。也就是數字貨幣。儘管目前各國對數字貨幣尚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定義,但據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鬆成的闡述,與現有電子形式的本位幣不同,未來央行的數字貨幣將可能是基於區塊鏈技術、具有分散式賬簿特點的本位幣。此前,對於央行數字貨幣這一新興事物,業界存在一定爭議和模糊觀點。有評論認為,央行數字貨幣將採用與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一樣的發行和運行框架。對此,盛鬆成認為,只要國家這一社會組織形態不發生根本性變化,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的貨幣體係就將始終存在,比特幣以及其他虛擬貨幣就不能成為一國的本位幣,因其實際上只是一種技術的運用,最多也就是一種資產,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換言之,央行的數字貨幣與比特幣存在本質差異。前者是國家法定貨幣,是基於人民幣的數字化貨幣。而比特幣則是私人數字貨幣,不具有國家主權的屬性。而對於法定數字貨幣的運行框架,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曾撰文傾向於「中央銀行—商業銀行」二元模式,中央銀行負責數字貨幣的發行與驗證監測,商業銀行從中央銀行申請到數字貨幣後,直接面向社會,負責提供數字貨幣流通服務與應用生態體系構建服務。這一框架與現行紙幣進入流通領域的路徑相差不大,央行發行數字貨幣也是通過向商業銀行貸款、再貸款或其他形式將數字貨幣借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通過發放數字貨幣貸款,或者客戶自願將賬戶中的人民幣按照1:1兌換部分數字貨幣。識時務者為俊傑事實上,在對待數字貨幣的推行上,全球已經達成了共識,「識時務者為俊傑」。挪威DNB銀行集團副總裁特龍·貝特斯圖恩曾坦言:「現在幾乎沒有人用現金了,我們必須接受這個事實。每年花掉35億(挪威克朗,1挪威克朗約合0.75元人民幣)去印刷和發行鈔票實在是沒有必要。」另一方面,發行數字貨幣亦可增加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性和透明度,減少洗錢、逃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提升央行對貨幣供給和貨幣流通的控制力。兩個月前,支持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的議案通過了美國國會投票,眾議院議員們對數字貨幣興趣濃厚;新加坡央行也於不久前作出決定,準備成為最新測試本國數字貨幣的中央銀行。此外,加拿大央行也正在進行一項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子貨幣試驗,據悉,電子版加元——CAD-Coin的創新初衷是幫助央行通過分佈式總賬科技發行、轉移或處置央行資產。此外,除各國央行,全球知名的交易所、金融機構和投行也有不少已經介入到對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的開發研究當中。從中國大陸情況來看,近兩年央行也一直在為數字貨幣的發行做準備,包括舉行數字貨幣研討會,籌備建立數字貨幣研究所,以及此次招聘「數字貨幣研發技術人才」。據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籌備組組長、科技司副司長姚前介紹,人民銀行從2014年起就成立了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專門研究小組,對數字貨幣相關問題進行前瞻性研究,論證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可行性。雖然對於何時能發行和普及法定數字貨幣,現在並沒有一個準確的時間表。但在應用方面可能出現的情形是,在票據市場等相對封閉的應用場景先行先試。姚前認為,法定數字貨幣的推出應該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穩步推進,可以選擇一兩個封閉的應用場景(如票據市場等)先行試驗,觀察其使用效果,逐步積累經驗,隨時改進和完善,待成熟後再作推廣。原因是票據作為一個集交易、支付、清算、信用等諸多金融屬性於一身的非標金融資產,市場規模大、參與方眾多、業務複雜,是區塊鏈的一個極佳應用場景。 「如果在票據鏈中引入數字貨幣,便可實現自動實時的DVP券款對付、監控資金流向等功能。」姚前稱。新加坡也有類似的計劃。據悉,該國的數字貨幣將會在中央銀行的區塊鏈系統試驗中用於銀行間支付,目的在於簡化跨行支付流程和降低交易成本,參與者包括新加坡股票交易所和8家銀行。(中時電子報)
文章來源:新金融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