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黃宗正建議,
公文櫃
,保持身心活動和與外界互動,
高速主軸油脂
,是避免憂鬱情緒上身的重要方法。(倪浩倫攝)
1名逾70歲的阿嬤,
高雄家居清潔
,日前因跌倒造成腿部骨折,
V臉回春術
,花了約3個月時間休養,
根管治療
,期間因只能躺在床上、幾乎和親友失去聯絡,結果竟產生嚴重的情緒憂鬱,數次有輕生念頭。醫師提醒,疾病引發的不適、以及和親友的互動減少,兩者都是造成憂鬱情緒的主因。董氏基金會今公布2016年最新調查結果,發現60歲以上的族群,與朋友互動的頻率和憂鬱程度成反比,調查顯示,和朋友經常來往的人,僅7.3%有明顯憂鬱情緒,若是超過1年以上才見一次,比例則升至19.2%,若總是1個人生活、不和朋友來往,高達36.4%有明顯憂鬱情緒。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黃宗正強調,上述的阿嬤平時有運動習慣,心情也還算開朗,但在長達3個月、幾乎和親友「斷連」的情況下,情緒出現嚴重憂鬱、好幾次都有輕生念頭。黃宗正說,保持運動習慣、不斷學習或嘗試新事物、當義工貢獻自己、維持和親友互動等4項,能有效預防憂鬱情緒。但他強調,很多人會因為疾病產生的不適感、或身體健康出狀況而出現憂鬱,他舉例,當有人的憂鬱情緒是因失眠所致,「此時叫他去藉由運動、社交改善是緩不濟急」,故會一邊給予藥物來改善其失眠狀況,同時建議他依循上述建議、改變生活型態,多能有效擺脫憂鬱情緒。(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