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禁錮的藩籬!北美館推《養神院—陳哲偉個展》

〈養神院計畫〉Oblivion – Yang-Shen-Yuan Project,

舌頭潰瘍

,2016

《養神院—陳哲偉個展》探討現代社會秩序的禁錮形式與機制,

機場接送服務

,以1930年代日據時代成立全台第一所安置、監禁、治療精神病患的機構為引子,

驅汙膜淨

,檢視身體成為現代社會宰制領域的過程,

電動車推薦

,企圖揭示「精神病患」成為集體排除對象的不公義,

行李箱推薦

,以多件影像裝置,

水通道瞬效面膜

,模擬歷史隔離層疊出的權力結構,

建築外觀設計

,再現社會空間與身體為場域的政治競逐,以「虛實交錯的敘事」質問真實與編造的界線,跳躍、超現實地書寫被現代社會放逐的議題,展覽遊走於歷史、記憶和夢境,模糊了建構與真實的分野。北美館館長林平與藝術家陳哲偉,以對談形式在記者會開展許多關於精神病患者與社會結構的深刻議題,引出身體主權競逐、記憶真實性、社會對於精神病患者刻板印象等關鍵提問。北美館館長林平表示:「2013年陳哲偉參與台北美術獎時,那時我身為評審,更能感受到藝術家這次《養神院》展覽相較於2013年更為獨立的精彩策劃,展覽不但啟開整體社會對於精神病患議題的『幽微失憶』,更以非『黑箱子』(Black Box)的形式,讓影像、影像牆、口白之間的關係流動交織,細膩檢視『社會凝視』與『社會忽視』兩者之間的張力。」

〈遺忘記事〉Notes on Oblivion,2016。(北美館提供)

身體主權搏鬥與反轉本檔展覽延續陳哲偉2013年《在齁空間裡嚎囂》四頻道錄像〈我的心與你同在羅克蘭〉,拍攝四位曾經待過精神病院的朋友,延展其創作脈絡發展而成的系列主題。撥開禁忌議題的圍牆,以影像、聲音、文字與物件,描述個體遭受社會審查機制排除的不公義現象,透過揭露權力結構,企圖翻轉身體主導權,思索現代社會發展透過個體監禁確保群體和諧的矛盾。藝術家陳哲偉表示:「我想探討邁向現代性的進程裡,『人』如何被分類的過程,當一個人被判定為精神病患,那剎那間開始,身體開始成為社會的文本、體制凝視的對象,也就有了『正常』與『瘋狂』的區別,非常希望透過這次《養神院》呈現的三組作品,探究語言與記憶,如何被歷史、社會、媒體形塑左右的現象。」

〈免疫身體〉(局部)Body Not Mine (detail) ,2016。(北美館提供)

集體失憶與身體汙名透過交雜文史資料、田野研究以及藝術家的詮釋與想像,〈遺忘記事〉試圖重建養神院實體模型,於養神院現址(虎林街)拍攝,夾雜日文口白,透過類口述詩歌的回還往復,多次以「你記得」開啟敘事,透過口述者的敘事招喚觀者共鳴,檢視記憶真實性。企圖透過影像中三個層面的「缺席」探討社會對於精神議題的刻意迴避,包含口白者於畫面中的不存在、田野調查時當地居民對於精神病患者的避而不談、以及精神病患者在大歷史架構中的三重缺席點出「缺席比在場」更為具能量的藝術張力。雙頻道錄像作品〈免疫身體〉重新演繹「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當中的疾病,模糊正常與瘋狂的界限;〈雙重肖像〉以報紙上所刊登之精神病患形象於影片的淡出消逝,交雜患者死亡消息的口白,以第一人稱敘事,試圖藉由這樣的召喚儀式,反轉被敘述、被宰制者如死而復生般的現世回魂。

《養神院—陳哲偉個展》主視覺。(北美館提供)

《養神院—陳哲偉個展》展期: 6月4日至7月24日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地下樓F展覽室(中時電子報),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