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李憶銖將幼年時期父親外遇、母親離家出走鬧自殺的記憶,
高雄船上用餐行程
,融入劇作《海》,
正能量加強課程
,在2015年獲得台北文學獎劇本首獎,
新舊屋清潔
,將於8月中旬由摺子劇團在台北首演。(劉宗隆攝)
李憶銖透過創作找到人生創傷的出口。(劉宗龍攝)
「童年時期的創傷,
台南銀樓刷卡換現金
,我無法指責父母,
靈擾
,我只能透過創作找到原諒他們的方式,戲劇是我人生創傷的出口。」編劇李憶銖將幼年時期父親外遇、母親離家出走鬧自殺的記憶,融入劇作《海》,在2015年獲得台北文學獎劇本首獎,將於8月中旬由褶子劇團在台北首演。回想小學六年級,李憶銖和小她5歲的弟弟在家裡,發現母親留下一封遺書,上頭預告了她將離開這個世界,令小小年紀的李憶銖感到莫名恐懼,卻又不知該如何是好,「我看著弟弟單純的臉龐,坐下來陪他打電動,邊打邊淚流滿面,深怕媽媽真的要離開我們了。」慶幸的是,李憶銖的母親並沒有真的自殺,而是躲在遠處觀望著他們,「媽媽偶爾會從後門進來,為我們補給生活用品後又離開,後來才慢慢地回到家中生活。」李憶銖的童年在父母親的分合間渡過,令她有著強烈的不安全感,李憶銖表示,創作《海》是為了疏通她與家人間的關係,「連家人也會傷害你,讓我曾經非常不信任人,小時候看到那封遺書時,真以為媽媽要自殺了,還非常難過地想辦法解決,但當然後來媽媽回來了我很開心,只是為什麼要這樣子傷害我呢?」李憶銖畢業於北藝大戲劇系,現就讀於台大劇本研究所,她表示劇名叫作「海」,是源自於父親成長的基隆海港,「大海是父親從小成長的地方,他很常帶我們去看海,我也想找到一個像大海一樣的地方包裹自己,因為這個家曾經是如此地令人窒息。」在劇作《海》裡,講述一家四口,爸爸外遇,媽媽每天為此而吵鬧,哥哥則是沈迷於電玩世界,妹妹偷養流浪動物,有一天四人相約一起去看海,在走入隧道時,遇上一場大雪,四人緊緊相依,當他們終於走到大海時,卻融入海中,最後成為大海的一部分。李憶銖表示,她始終無法和父母親好好地談論這則往事,「寫完這部作品,一家人於大海中成為一體時,我確實感覺心中的結打開了,我也像是走入那片廣闊的海洋。」《海》將在8月19日至21日於台北市客家音樂戲劇中心演出。(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