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四壯集-阿豺的孩子

沒有關係。十年後,

減少債務金額

,他們學校的訓導主任,

行銷達人

,會嘮叨標新立異對群體的威脅。二十年後,

台北接睫毛課程

,他們在社會工作,

餐墊

,即使不明白團結的力量,

線上添油香

,也絕對能了解合群的好處。三十年後,父母垂垂老矣,久病床前見證的不是孝子,而是彼此是不是有禍同當的真兄弟。相對於港台社會整天擔憂「競爭力」,買罐奶粉都要先考慮是否能提升兒童的智力,「合群」反而是澳門教育的重心。在這個講究裙帶關係、旅客至上的社會經濟結構中,「合群」是比「獨立」更受企業重視的能力。在辦公室裡,be a team player更多時候被解讀為投大眾所好,把工作時間花和同事品茶養魚聊八卦,參與排擠他人的遊戲。。合群在辦公室裡的終極目標,是分散責任;在社會組織中,卻是集合能量。合群性在澳門最淋漓盡致的體現,是結社傳統,以及隨之而形成的「社團社會」。在貧困的日子,結社或多或少建基於守望相助的人情味,但在千億財政盈餘的當下,卻變成無政黨社會中爭奪資源的方式。澳門回歸十五年,新社團如雨後春筍冒起,平均一天一個,六十萬人口擁有六千多個社團,數量大概可以記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澳門申辦社團的入門門檻只需兩人,再經政府審核社團名稱和章程有否重複,即可成立社團。社團在政治選舉的影響力更是明顯,每逢接近立法會選舉年,結社之風尤甚。不難想像,當六千社會組織的財主是政府和一小撮商人,這就不是「小政府大社會」時代,也不是明刀明槍的大財閥時代,而是同鄉會式的金權時代。在台灣,如果一個招牌掉下來,很可能會砸到幾個博士;換了在澳門,大概是壓傷一堆身兼十數個社團的會長或理事。在這裡,你不需要很富有或成為大人物,只要你夠合群,你的頭銜很容易就可以塞滿一張三折式名片。世人都知道一黨專政的可怕,見識過在野黨為了奪權可以多麼不擇手段,期待無黨派領袖、公民社會乃至無政府主義可以取代色彩張揚的政黨政治,打破敵我分明的社會亂象。但在公民意識薄弱的無政黨社會中,發言權的大小,到頭來可能取決於你的折疊式名片的厚度,而不是那張薄薄的選票。當特權階級不再處於金字塔頂端,而是躲在六千個瘋狂交集的圓形中心,我們連眾矢之的在哪裡都看不清,方才真正感到「團結」的龐大力量。所以不吵不鬧的我們,到現在還是阿豺最聽話的孩子。,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