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文化交流頻繁,
溫哥華遊學
,電影更是影響兩岸的流行趨勢,
台東居家看護
,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主辦的第7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
低壓燈條
,10月31日就「如何創造兩岸電影市場雙贏」為題,
粗工
,包括台灣導演朱延平、蔡岳勳及大陸影業人士趙軍、劉嘉等人,
美國夏令營費用
,均提出了對兩岸在電影產業溝通方式的觀察與期待。
傳播學者尹鴻指出,今年是大陸電影產業化改革屆10年,在此期間產值增量30倍,可說為所有華語電影提供了支撐,但由港、陸的合作經驗可看出,商業電影的美學升級是必要的,香港電影過去的武俠題材已式微,而從台灣《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兩岸三地賣座狀況可看出:青年、城市文化特色的題材受到歡迎,顯示觀眾的趣味改變,觀眾選擇這些「接地氣」的片子,與大製作的好萊塢電影做出區隔。
商業電影需美學升級
「取向大中華市場口味將是華文電影的共同趨勢」,今年6月以《痞子英雄》在大陸取得8000多萬人民幣票房的蔡岳勳,亦提出推動「沒有界限式的華人電影」的看法,他認為華人電影唯有串連,才能擴大想像力,超越過去不自覺設下的界限,建構起泛亞太地區的工業模型,讓整個亞洲市場成為華人電影的範疇。廣東省電影公司總經理趙軍也提出,目前大陸的文化形態正處於「價值觀搖擺」的階段,在此前題下,如《讓子彈飛》、《失戀33天》及《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就容易賣座,而價值觀穩定如《賽德克.巴萊》則相對較難取得共鳴。
台灣電影在大陸所遇到的另一個問題是制度與發行,導演朱延平便指出,台灣電影走進大陸市場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審核制度,以《痞子英雄》和《賽德克.巴萊》為例,都在一開始「被槍斃了」,蔡岳勳也特別為此在北京修改劇本,直到最後一刻拿到准演執照。
前期宣傳最關鍵
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原四川太平洋院線總經理,多年來在電影發行第一線的劉嘉則指出,台灣本土電影進入大陸市場,最關鍵問題在於無法在前期進行宣傳推廣,以《賽》片為例,幾乎是在臨上陣才有大規模宣傳,結算下來票房約6000多萬人民幣;反觀《痞子英雄》5月即和院線老闆開始溝通,甚至邀來台看首映,讓影院老總對這部片子燃起激情和信心,是票房可達8000多萬人民幣非常關鍵的一步。未來兩岸三地的合作雙贏應致力於強強聯合,將優質的創意與製片、發行結合,把資源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