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道格拉斯到歐巴馬

美國南北內戰(1861~1865)前就冒現的黑奴自述都涉及識字脫盲,

商標申請

,其中當然以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

魔術表演

,1817-1895)的《美國奴隸道格拉斯自撰生平敘述》(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Frederick Douglass,

豬肉角

, an American Slave. Written by Himself,

紙盒包裝

,1845年初版)最為有名,

載帶包裝機

,這當然和道格拉斯脫盲後逐步爭取得來的社會、政治成就有關。(這本自述的剖析見李有成專著《踰越:非裔美國文學與文化批評》之第一部分;李文俊先生根據1960年哈佛大學出版社校訂本中譯之1988年北京三聯版書末另附〈致老主人的信〉等)。●然而,

Tape&Reel包裝機

,道格拉斯在當時歷史時空限制下,

消防器材銷售

,脫盲後的學習對象自然是主流白人基督文化;及至1960年代,

UV印刷

,激進派黑人運動崛起後,不免成為批判對象,招來向白人鸚鵡學舌之譏;其中以《馬爾孔X自傳》之傳主Malcolm X最為尖銳。1925年在尼布拉斯加州出生的黑白混血兒馬爾孔,原來姓利圖(Little),自幼就因歧視而充滿仇恨,成長後在紐約市混幫派不務正業,終被判入獄,獄中皈依伊斯蘭,追隨在美國創立「伊斯蘭國」(Nation of Islam)、自稱伊利亞.穆罕默德(Elijah Muhammad,1897-1975;原名Elijah Robert Poole)的黑人民族獨立自主重建論之教主,並極受重用。馬爾孔X擁抱「伊斯蘭國」倡議的黑人優越論,更因此認定黑人理應與白人分隔,對馬丁.路德.金牧師(Martin Luther King, Jr., 1929-1968)領導之民權運動嗤之以鼻,甚至視為白人指使之黑人奸細、走狗。馬爾孔X後因內鬥而脫離「伊斯蘭國」,另行皈依遜尼派回教,又自立門戶;1965年因此被疑受「伊斯蘭國」指使之殺手槍殺。同年趕緊付梓之《馬爾孔X自傳》(The Autobiography of Malcolm X)馬上成為英語世界之暢銷書,其後十年左右全球銷量超過六百萬冊。(這本《自傳》之析論見李有成專著之第一部分)。美國黑人導演斯派克.李(Spike Lee)1992年推出的馬爾孔X傳記電影(片長202分鐘;中譯作《黑潮》),在共和黨執政後十多年,重新讓新一代的美國黑人認識這位備受爭議的黑人領袖,再次使《馬爾孔X自傳》登上暢銷書榜。及至2011年入圍美國國家書獎(2012年獲普立茲獎)的馬爾孔X傳記《Malcolm X: A Life of Reinvention》出版(海峽兩岸據說都購下此書版權,但似未見刊行,現暫譯《馬爾孔X的百變人生》),又在新世紀重燃美國文化界對這位傳奇人物的興趣,尤其是書中爆炸性的發現,包括馬爾孔X年輕時曾與白人僱主有過同志關係,並大大誇張個人犯罪紀錄。這本傳記的作者曼寧.馬拉布爾(Manning Marable, 1950-2011)去世前為哥倫比亞大學美國非裔研究(African American Studies)講座教授,也是該校美國非裔研究課程之創辦人,及當代黑人歷史研究中心主持人,與曾任美國現代語文學會(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會長、《美國文學》(《American Literature》)季刊主編之評論家休斯頓.裴克(Houston A. Baker, Jr)是朋友(裴克的理論及專訪分見李有成書第二部分及附錄),和曾獲五十一個榮譽博士學位的哈佛大學非裔講座教授亨利.路易斯.蓋慈(Henry Louis Gates)也是舊識;因此馬拉布爾的馬爾孔X傳記推出後,二位學者的推崇自不在話下。不過,一本各方交相讚譽的傳記不免樹大招風,何況寫的是爭議極大的當代人物。●果不其然,2012年就出現一本名為《百變謊言:反駁曼寧.馬拉布爾的馬爾孔X傳記》(A Lie of Reinvention:Correcting Manning Marables Malcolm X)之文章合集,就史實、脈絡、詮釋等幾方面批判馬拉布爾辛苦二十年的力作。由於文章作者均為黑人學者及民權運動人物,可見馬爾孔X去世後近半個世紀,仍是他生前不斷轉變的身份、持續矛盾的論點所無法落實的一個「傳說」,由讀者/用者在不同時空填補、運用、重新想像。在一眾讀者中,最有名的應是2009年就任美國總統的巴拉克.侯賽因.歐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在1995年初版的自傳《我父親的夢想:一個種族與傳承的故事》(Dreams from My Father: A Story of Race and Inheritance;中文版遲至2009年才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歐巴馬特別提到年輕時受困於身份及認同之際,《馬爾孔X自傳》是他當時印象深刻的一本書,吸引他的正是馬爾孔X「不斷創造自己」的能耐。歐巴馬又憶述,馬爾孔X展現的火爆文釆、深嚴紀律、超人意志,對他影響深遠。另一方面,歐巴馬之成為馬爾孔X的隔代知音,也許自有其心理因素;到底兩人均是黑白混血,都在父親缺席下成長,而以動人心弦的演說來鼓動群眾,更是二人的共同天賦。在自傳裡歐巴馬也提及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 1924-1987)在1955年出版的名作《鄉土之子札記》(Notes of a Native Son),但印象一般。這也許是因為《鄉土之子札記》雖由出版商以自傳推銷,但其實沒有結構嚴密的故事,而是十一篇不同刊物發表的文章合集;內容雖以成長經驗之黑白矛盾為核心,但也有批判深化黑人刻板形象的小說及電影之評論,另以歐遊中另類黑白互動來與美國對比。鮑德溫雖一度被視為民權運動鏗鏘有力的發言人,但他對美國種族矛盾的消弭向不樂觀,終更因為雙重疏離(黑色少數及更少數的同志性向)而長居巴黎。(鮑德溫這本名著的解剖見李有成專書第一部分)。在鮑德溫的自我流放和馬爾孔X的全面反叛之間,歐巴馬擁抱的是體制內的改革,因此也注定他必然是位樂觀主義者。文采得多位名家讚賞(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黑人女小說家東妮.莫莉生[Toni Morrison])的自傳在1995年問世後,成為歐巴馬進入地方政壇的敲門石。歐巴馬2004年七月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全會主題演講,一鳴驚人,成為民主黨新星,進入全美視野;八月馬上重新發行這部自傳,附錄這篇洋溢希望和期望的講詞,競逐美國參議院空缺,年底以極大比數勝出,成為南北內戰後第三位當選參議員的美國非裔。這篇講詞2006年又鋪陳成《無畏的希望:重拾美國夢》(The Audacity of Hope: Thoughts on Reclaiming the American Dream;北京法律出版社中譯本2009年推出),成為2008年年底當選總統的奠基石。因此,歐巴馬創造的歷史不單是第一位非裔美國總統,更是第一位憑藉書寫文字和口頭演說躍登大位的美國政治人物。●由道格拉斯1845年的自傳到歐巴馬1995年的自傳,一百五十年間黑人的奮鬥,無不是以自我書寫來見證白種文化裡的黑色掙扎。但其實這種敘述自主也不見得是必然的。例如哈麗德.比徹.斯托夫人(Harriet Beecher Stowe, 1811-1896)影響深遠的1852年的《黑奴籲天錄》(Uncle Toms Cabin; or, Life among the Lowly;林紓1901年中譯本應是首部美國小說之漢譯),普立茲獎得主威廉.斯泰倫(William Styron, 1925-2006)在1967年出版的《納特.透納的自白》(The Confessions of Nat Turner),雖都聲稱是小說,卻也被不少黑人論者及作家視為白人搶掠黑人經驗、剝奪黑人自我發聲的作品。黑人文學在美國文學與文化中雖非大主流,但與主流長期共生、互動、博弈,絕對不容忽視;而在黑人文學中,又以自傳最為突出,既是個人回顧,又是集體發聲。遺憾的是,在華文世界,介紹和研究黑人文學的學者,至為罕見。台北中研院歐美所李有成所長堪稱是鳳毛麟角,成就不單獨步華語學界,更備受國際推崇。《踰越:非裔美國文學與文化批評》絕對是一面里程碑。,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